我市农业骨干产业发展探究④ 一碗老黄酒酿出诗
4月下旬的一天,春雨弥漫,记者走进郧阳区安阳镇槐树村德鸣家庭农场,鼻端满是香甜的粮食发酵味道。一坛坛封存好的黄酒静静地在酒窖里沉睡,等待着时间赋予更佳的生命力。
“郧阳黄酒香气醇厚、后劲悠长,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改善肠道菌群之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安阳镇党委书记王光勇介绍。
一碗酒如何实现“不平凡”——做好黄酒文章走出致富之路
一杯黄酒,思接千古;一抹乡愁,凝成传奇。
1979年出生的瞿万江,是房县土城镇土城村人,曾是村里“挂了号”的贫困户。2016年在镇村干部帮扶下,瞿万江学会黄酒酿制技术,到银行贷款添置酿酒设备和原材料,办起了酿酒作坊。2018年,瞿万江不仅成功脱贫摘帽,还盖上了新楼,买了小汽车,变身产业大户。2020年,瞿万江做了2.5万公斤黄酒,纯收入20万元以上。
在土城村,还有很多人像瞿万江一样,用勤劳的双手,酿出了美好新生活。
据统计,房县目前已建成标准化手工黄酒作坊(有食品生产许可证)300余家,正在建设或逐步规范的达3000多家,黄酒专业服务合作社5家,传统手工小曲制曲作坊达100余家,工业化酿酒企业12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年产黄酒6万吨,年销售收入20亿元,年综合产值达22亿元、实现利税2亿元。
房县黄酒从传统作坊式生产走上了工业化规模生产之路,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每年工资性支出近4亿元,3个黄酒专业村年接待人数达100万人次以上。黄酒产业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主导产业,也是房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最高的产业。
和房县黄酒的色泽透亮、鲜绵甜爽、芳香细腻不同,郧阳黄酒色如琥珀、微带梅酸、味薄平和。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的推介,郧阳黄酒的知名度显著提升,通过黄酒酿造增收的农户越来越多,企业对黄酒的研发投入也在加大。郧阳区现有年生产5吨以上的酿酒大户300余户,年销售黄酒8000吨,收入近1.2亿元。
黄酒产业如何闯出名气——加强技术创新形成品牌效应
“房陵黄酒”历史悠久,古代曾称为“封疆御酒”“帝封皇酒”。有史料记载,绍兴黄酒最早产于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时期,而“房陵黄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封疆御酒”。
“没有黄酒不成席,白酒再好不稀奇”。在房县,几乎家家户户会酿制黄酒。走在房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售卖正宗房县黄酒的招牌。2017年,房县开始对黄酒小作坊生产设施、制作工艺、安全标准进行界定规范,对达标作坊颁发《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有了证,黄酒倒是可以在省内销售了,但却仍然无法进入大型商超、线上商城和省外市场。
针对这种情况,房县探索出“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模式,即取得《小作坊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加入合作社,监管部门为合作社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生产工艺接受合作社指导,生产质量执行生产企业标准,其产品即可享受生产企业“待遇”,终于打通了房县黄酒难以外销的瓶颈。
2017年,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讲师谢逾群赴任房县黄酒与发酵产业局挂职副局长,并带去酿酒新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团队,不仅用冷杀菌技术解决了黄酒保鲜问题,让农户实现四季均能酿酒,还牵线湖北工业大学成立“房县黄酒研究团队”,承担黄酒大产业化基础研究工作。
在专业团队牵线搭桥下,北京忠和公司、房县、湖北工业大学签署建设年产万吨黄酒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的合作协议。通过新技术生产出来的黄酒不仅成本降低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还解决了传统型黄酒易上头、后劲猛的弊端。
德鸣家庭农场和南阳理工学院合作,对大曲制作所用中药材配伍进行调整,对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研发的功能性黄酒通过了检测。
“我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筛选优良的纯种根霉、曲霉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多阶温度控制发酵,低温长时间后熟工艺和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使产品饮用舒适度更高,无酒后不适症。”忠和酒业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发酵师刘慧杰说。
- 上一篇:支持非洲实现粮食安全 中国援非农业专家在行动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