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
10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官员介绍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有关情况。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十三五”期间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发布会上,刘焕鑫还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组织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重大工程项目,涉及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农村等方面。
玉米丰收已成定局最近一段时间玉米价格有所上涨,社会对玉米市场关注度较高。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表示,今年以来,玉米价格总体是有所上涨的。9月份,随着华北、东北新产玉米陆续上市,价格开始回落,国庆假期之后,价格再次有所上涨。
魏百刚分析,近期玉米价格上涨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旺盛。现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饲用玉米需求量有所增加;同时,现在酒精等产品需求也在增加,玉米淀粉需求增加,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普遍看好玉米市场,所以在收购玉米的时候把价格有所提高。
另外玉米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有惜售心理。今年台风对东北玉米产量影响有限,但受灾地区玉米出现了倒伏,收获成本是增加的。倒伏玉米每亩机收费用比正常年份要增加100元左右,农民看玉米价格有所上涨,想等几天价格好的时候再卖。
魏百刚还强调资本炒作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投资市场对粮食市场的炒作有升温迹象。10月份以来,国际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上涨明显,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看涨预期增加,导致现货价格也联动上涨。
他判断,近期,玉米价格总体上是趋稳态势。这一轮玉米价格上涨是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的恢复性上涨,主要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还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目前,预计玉米收获过9成,丰收已成定局。下一步,要抓好玉米出库增加供给,抓好替代增加供给,总之,后期玉米供给将初步增加,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缺乏支撑。
10月27日,北京一位农业政策研究专家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解读称,玉米价格上涨是目前关注度很高的话题,主要是产业方面对市场价格预期有了变化,导致价格上涨。农业农村部上述表态对市场预期或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另外对于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表示,今后一个时期,猪肉供应的形势越来越好,预计2021年元旦、春节这两大节假日期间,猪肉供应量同比大约会增加3成左右,增加量上去以后,价格总体上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不会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后期随着能繁母猪增加,生猪存栏量增加,出栏量也会很快增加。供应上去以后,价格将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发布会上,刘焕鑫重点介绍了“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另外,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成绩亮点满满,农业产业生产能力、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环境整治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刘焕鑫还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现代化设施作支撑。“十三五”期间,中央1号文件连续五年都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带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增加。2016年到2020年9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64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6倍。“十三五”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加快提升。
刘焕鑫还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组织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支撑。
湖北某农业大县一位基层干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政策风向来看,未来基础建设投入有望继续加大,国家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将直接为现代化农业打好基础,农村电商、供应链物流建设等或有更好的发展。他所在的县级市已有了类似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项目规划,目前他们已经在一个镇上征了十亩地,形成一个类似农产品集散地的地方,兼具冷链、仓储功能,同时还建设有网络直播平台,帮忙农产品卖出去和卖出好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