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
    主页 > 综合新闻 >

孙建设:农业“驿站”扎根太行山

38年的风雨路,走遍太行山的沟沟坎坎,孙建设帮助农民,送去技术,更送去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

退休后的他获得的荣誉比工作时多,还更有分量。2019年荣获国家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我国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从呐喊到成为现实经历了10年,孙建设是倡导者,更是践行者。

第壹驿站

10月13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某酒店515房间,门虚掩着,轻轻推开门,一位老者戴着耳机,声音洪亮,端坐在办公桌后,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做线上直播。

孙建设教授正在参加“大宗商品风险管理(北京)论坛苹果分论坛”,他发言的题目是《中国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982年,孙建设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就投身到太行山开发的实践中,成为走太行山道路的首发战队,走遍太行山的沟沟坎坎,走进农村、了解农业、帮助农民。

苹果,是他的最爱。这位“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中国所有苹果产区都跑遍”的教授,38年如一日,把苹果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观点带进贫困山村,创新“驿站”,探索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径。

直播论坛结束后,他立即前往附近的一个“驿站”—华中小镇采薇园,在那里,多株苹果树全已拉枝,长势不错,负责人赵宇是河北农业大学2006级园艺专业毕业生,是孙建设的学生。

孙建设教授创建的第一个“驿站”位于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的顺农果品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内,该园区成立于2014年,是以新型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苹果种植生产为主,以休闲旅游、产品加工为延伸,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园区。

10月中旬,《民生周刊》记者走进园区,果香飘来,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远远便能看到坐落其中的河北农业大学顺平水果试验示范站,示范站也被称为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壹驿站。

一大早,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研二学生李玉玲与5名同学一道,来到示范站,在苹果试验区,他们要完成苹果斑点落叶病调查,取完样品要拿回学校实验室。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太行山区,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经过5年艰苦探索,试点山区初步具备“造血”功能,这被当时国家科委誉为“太行山道路”,即知识分子送科技进山,振兴贫困山区。

先有示范站,后有农业园区。2013年,孙建设刚来北大悲村时,整个荒山光秃秃的,一棵树都没有,老百姓只能用单轱辘小推车上山,短短几年,昔日的山沟沟变成了“花果山”。

拧枝、拉枝、开角、掐尖、环割,孙建设亲自动手做示范,将科学种植技术带到了田间地头,带到了老百姓身边,以前对种植技术一无所知的农民,如今个个都成了苹果种植能手。

▲孙建设与果农周建胜在一起沟通。图/张兵

博士村主任

“驿站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是加油站,第壹驿站是搭建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做地方政府农业决策的智囊团、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师、涉农政策落地效果的信息员。”孙建设介绍说。

孙建设与农村的感情深厚。1987年春,孙建设自荐担任保定市顺平县苏家疃村主任。彼时,作为我国首个学历最高的“博士主任”,他上任后就把村里400亩果园进行了重新规划,明确了责任制。

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科技认识程度差的情况,孙建设由浅入深地向农民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知识,不仅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还把果树管理的方法按日期印成材料,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1992年,村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全村一年共产果20000多公斤,收入10余万元。村民学用技术的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1995年,全村苹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全村果品收入突破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

2001年,44岁的孙建设赴美交流。历经5年在美学习和工作,2006年,他回到阔别5年的太行山,开始编织心中的苹果梦想。他利用半年多时间,走遍全国苹果主产区9省市,把脉我国苹果产业瓶颈问题,在国内首次发出“苹果栽培制度变革”的呼声,率先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组建了河北农业大学40多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的联合攻关团队。

为与世界先进栽培技术同步,他又先后走访了13个国家和地区,密切关注苹果产业最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