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自治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
印象贵州网讯 (特约记者 刘军林)今年以来,威宁自治县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通过抓组织领导、抓政策扶持、抓技术指导、抓示范点创建、抓龙头企业带动、抓利益联结、抓督查考核等多项工作措施,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助推乡村振兴。
抓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书记、县长双组长领导制度。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带头调研、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把关;明确由联系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人大、政协联系领导分别牵头主抓烤烟、马铃薯、苹果、蔬菜产业,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作配合抓、上下联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强力推进工作。各乡镇、部门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人员配备,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抓政策扶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蔬菜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及各年度实施方案,出台了《威宁自治县玉米结构调减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奖励办法》、《辣椒和中药材种植补助方案》等系列奖补政策文件,加大对有关产业的扶持力度。玉米调减方面,县拿出1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在其他产业发展方面,县财政每年各安排1000万元支持马铃薯、苹果及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同时加大涉农部门资金整合力度,鼓励良繁体系、高产示范体系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通过财政贴息鼓励良繁基地建设和投资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环节;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农技人员、科技人员用留职留薪、带职带薪及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这几个核心产业的经营发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企业兴办各类农技服务实体,坚持每年选派和外聘专业农技人员围绕几个核心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推广力度,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申报认证,创建“威宁洋芋”、“威宁苹果”、“威宁高原冷凉蔬菜”、“威宁白萝卜”等农产品公共品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有序提升产品价格,为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所需资金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基金申报等方式落实,26.62亿元产业扶贫基金已获批。同时,威宁自治县还组织人员到遵义等地开展辣椒烘干技术考察学习,通过政府扶持,拟在草海镇、二塘镇、黑石头镇、秀水镇、牛棚镇等乡镇建设辣椒烘干厂,解决产业发展短板。
抓技术指导。一是部门领导班子分片负责抓。根据每个乡镇(街道)的产业发展实际,县人民政府要求农业部门实行因地派人,实行农业部门领导班子分片负责乡镇(街道)玉米调减工作,负责对所联系片区乡镇(街道)进行技术指导,综合协调玉米结构调减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玉米结构调减工作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推进。二是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抓。根据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情况,因需派人,从各农口业务部门抽调技术人员下乡蹲点,专门指导、服务产业发展工作,各乡镇(街道)至少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了37600余次技术指导活动,培训农户21万余人次,解决了以往农业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指导问题,有效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三是产业督查指导组督查指导抓。威宁县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立了13个专项督查指导工作组,每个组负责3个乡镇(街道)的督查指导工作,督查指导组按照每5天开展一次督查指导的要求,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产业选择、种植技术、规范管理等进行指导,对结构调整中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有效指导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正常推进。
抓示范点创建。威宁自治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4541”要求,打造了4个县级领导示范样板点、146个乡级领导样板点;在领导样板点建设中,威宁自治县印发《威宁自治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县级领导示范点建设方案》(威党办发〔2018〕49号),明确为一个县级领导样板点一个工作专班,确保示范样板点工作抓有落实、做有示范、看有样板;另外,在乡级领导样板点建设中,威宁自治县把技术指导、规范化建设、市场销售、利益联结机制等内容纳入考核内容,有效推进了示范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