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
    主页 > 综合新闻 >

北京宫廷金鱼养殖户仅7家 农业专家称转发锦鲤不

9月北京举办了“宫廷金鱼特展”,全国70多个品种近千条金鱼在太庙广场亮相。然而,热闹的展会不能掩盖高等级金鱼养殖市场的冷清。实际上,北京作为中国金鱼的两大发祥地之一,金鱼养殖户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近500户,锐减至如今的几十户,而“宫廷金鱼”的养殖者则变成了“个位数”,并仍在进一步萎缩中。金鱼曾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一传统产业在今天日益边缘乃至面临“断代”。北京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何川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办展会不仅是想让市民熟悉金鱼,也是在呼唤一种传承,“现在大家都爱说转发‘锦鲤’,但锦鲤是日本的一个品种,有300年历史,而中国金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同样有着吉祥寓意,希望有一天大家不再仅仅转发锦鲤,而是转发这条金鱼。”

北京宫廷金鱼何处觅。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宫廷金鱼市面上少见

金鱼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司空见惯的草金鱼,市场上很常见,十块钱三条。另一种就是“宫廷金鱼”,顾名思义,是原来宫廷里养的稀罕品种。北京南城金鱼池一带,过去就是专门给宫廷输送金鱼的。皇家养金鱼观赏从宋朝开始兴盛,到清代达到顶峰,清末流散到民间。何川介绍,中国金鱼有两个发祥地,一个是江浙一带,另一个就是北京。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就是旧时形容京城小康人家的一个标准。这里的鱼缸,指的就是金鱼缸,也从侧面说明了北京人有爱金鱼、养金鱼的一个传统。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在逛公园时还能见到池塘里各种金鱼齐聚一堂。名贵的“宫廷金鱼”,家养的少,但提起“丹凤”、“鹅头红”、“虎头”这些最有名的品种,很多北京人都耳熟能详。

老北京有养金鱼的传统。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趁着9月“宫廷金鱼特展”带起来的热度,新京报记者也在近期走访了十里河、西三旗、紫竹桥等几处花鸟鱼虫市场。市场里的观赏鱼多是热带鱼,比如孔雀鱼、红绿灯、大马鲷、斗鱼,一对孔雀鱼的价格在29元,泰国斗鱼一条15元到50元。高端观赏鱼也有,罗汉鱼、金龙鱼、鹦鹉鱼、锦鲤,每条上百到几千元不等。

那么,市场上的宫廷金鱼呢?商户的反馈是,好金鱼是要“俯视”的,现在住四合院的少了,楼房里放个鱼缸或“木海”养鱼不现实,而且金鱼养殖要求高,商家进货渠道少,宫廷金鱼一条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如果出现不成活的状况,对金鱼经销商户来说风险不小。

就剩老一辈人在支撑

进货渠道少,是因为北京的养殖户已经屈指可数了。

何川给出一个数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北京金鱼养殖者达到峰值,约有500家,“那时候仅黑庄户一个地区就有上百家的金鱼养殖场,而通州等地,都曾经是金鱼养殖户的聚集地,数量相当庞大”。

但随着地区功能定位的调整、外来鱼种占据市场份额日益增大之后,金鱼养殖业者开始骤减,“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锦鲤进入北京,因为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很多宫廷金鱼养殖者转行去养锦鲤。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土地与市场原因,选择转行。”何川表示,锦鲤的养殖要求没有金鱼苛刻,一条优质锦鲤在国际市场上可卖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这让更多的从业者迅速转型。

北京的金鱼养殖场正在逐渐减少。新京报记者 李傲 摄

今年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门对京郊观赏鱼养殖业进行了调研,最新数据显示,全北京的金鱼养殖户仅剩几十户,多为普通金鱼和草金鱼,而宫廷金鱼的养殖者仅为个位数,“目前北京金鱼小池精养模式养殖户为7家,其中3户养殖面积小于10亩,而整个京郊全部宫廷金鱼养殖面积也不到100亩,这个数字每年还在递减。”

何川表示,作为金鱼的发祥地之一,金鱼逐渐被外国品种代替,对北京来说是一件遗憾的事,而目前仅剩的几家宫廷金鱼养殖场也是老一辈人在支撑。

这个行业没有想象中赚钱

养殖户李勇是现今北京仅存7家养殖场之一的负责人,他1995年踏入金鱼养殖行业,拜师北京金鱼培殖技艺传承人李振德,当年拜师时北京的金鱼市场还算红火,没想到如今自己却成了“坚守者”,“这些年看着同行纷纷放弃,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想想以后北京可能就没人繁育宫廷金鱼了,心里真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