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
    主页 > 综合新闻 >

现代都市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来源:?美丽武清

运河开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结对帮扶困难村……每一项惠民利民的好政策,都为丁家瞿阝村发展增添着新的音符。一个个音符的叠加,使丁家瞿阝村在北运河畔奏响了致富新乐章。

曾几何时,丁家瞿阝村没有工厂、没有副业,村民的主要收入靠种植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如何让村庄美起来、村里强起来、村民富起来,成为村“两委”班子最关注问题。穷则思变,可是路在何方?

2012年,武清区启动实施了运河开发改造工程,依傍京杭运河修建了道路平坦、风景优美的漫水路,将该村与全区路网主干之一的武香路联通起来。如果把交通问题这一村庄发展瓶颈解决了,丁家瞿阝村将迎来绝佳的发展契机。村“两委”干部与全体党员多次研究讨论,认为要立足村庄交通区位优势和土肥水美的特点,以农业为基础,延伸农产品产业链,进而发展观光旅游农业。

村庄发展的思路初步确定后,村“两委”班子并没有着急拍脑门做决策,而是提出了“两条腿”支撑的工作思路:一是发展思路是否科学,需要专家论证的支持;二是村里的发展思路是否能够得到村里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在得到了镇里的认可与支持后,“两委”干部又一同前往区农业、水务、规划、建设等部门,请专家逐一研究村庄发展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根据专家的意见对发展思路进行不断修改完善。与此同时,村“两委”将村庄发展想法及时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告知村民,既争取了村民的理解,也汇聚起大家发展家乡的广泛共识。几个月之内,村“两委”相继收到村民意见建议160余条。在充分吸纳专家和村民意见建议后,经过村党支部会议、“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程序,最终确定了村庄的发展思路。

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庄底子,天津市委、市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开展结对帮扶困难村行动。镇党委经过分析,并与区委组织部、区农委、区民政局等部门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丁家瞿阝村与天津食品集团结成帮扶对子。

天津食品集团帮扶组入村后,村干部每周都要有4、5天的时间是与帮扶组同志待在一起的,他们或是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或是分析村里资源特点,或是走访群众了解情况。最终,他们决定从农田基础设施入手,先解决农业生产最急需解决的用水用电问题。

在镇党委和帮扶单位的帮助下,架设160千伏变压器1台,建设管灌泵站8座,铺赏蜓用祝沟捉饩隽巳?000亩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的问题,小麦亩产量也呈现出连年超过1000斤的喜人势头。

丰产不意味着丰收,还要让村民见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村“两委”借助天津食品集团结对帮扶的有利契机,琢磨如何让土地成为增加村民收入的“摇钱树”。经过反复研究商议决定,建设石磨面粉厂,延伸粮食产业链,增加小麦附加值。

通过盘活改造旧厂房,发展面粉加工产业,武清区第一家石磨面粉厂在丁家瞿阝村建起来了。

石磨面粉厂采用古老的石磨工艺进行生产,不仅不会破坏小麦的营养成分,而且由于面粉中没有任何添加剂,面粉售价虽然高于普通面粉,但是在市场上却备受青睐,热销京津各地。据了解,6台电动石磨日产面粉可达2000公斤。

“以前,主要是通过天津食品集团的销售点和武清区农产品特产店等途径销售。现在,我们正在与区商务局对接,拓宽北京销售渠道,并打算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石磨厂负责人周茂云介绍说,“这种冷研磨的形式更好的保留了小麦的营养和香味,零添加,纯绿色。同时,种植的黑小麦更具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希望通过我们的尝试,带动更多农户种植黑小麦,共同致富。”

迈出村庄产业提升的第一步,村“两委”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划种植结构调整。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丁家瞿阝村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200多亩,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金河滩”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香味葡萄种植示范推广基地。

基地建设初期,面对部分村民对葡萄种植的疑虑,村“两委”班子、部分党员主动拿出自家的承包地建起了丁家瞿阝调整种植结构百亩示范田。村干部、党员带头搞示范,村民在了解特色种植的实际效益后,参与种植的热情空前高涨。全村19栋冷棚、18栋暖棚,通过种植葡萄、蔬菜等高效农作物,年产值可达400万元,集体增收10万元。

村“两委”从硬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入手,为村庄发展积蓄后劲儿。绿化、硬化、亮化等工程相继铺开。为保证每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村“两委”成员每周开一次政策推动会,党员全程列席,党员与村干部共同盯住政策项目落实,每名村民都是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