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
    主页 > 综合新闻 >

徐州农业农村工作打开新局面:稻花香里庆丰收

徐州日报

沛县第三届“农民丰收节”,农民展示自家的特色产品。 通讯员 苗永乐 摄

◎徐报融媒记者 蔡思祥

9月22日,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徐州会场活动在铜山区汉王镇紫山广场举行,徐州大地处处瓜果飘香、人人喜笑颜开。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人们用玉米、花生、现代农具、乡村游、状元农产品等“三农”元素装扮舞台,表达丰收的喜悦。

今年以来,徐州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围绕“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守正创新、奋勇争先,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打开新局面。

农村抗疫防洪和稳产保供 “两手抓”

徐州市创新打造“疫控通”短信平台,对农村疫情防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对重点人员实施“四包一”措施,确保了农村疫情防控总体稳定。率先在全省出台“四优先三补助两减免”政策,及时发放蔬菜畜产品运输证,破解了农产品流通中的“中梗阻”。抢抓春管备耕。通过“益农信息社”平台,组织农技专家进行远程服务。加大农业机械应用,疫情期间累计投入农业机械1.2万台套、植保无人机500余架,农机施肥施药占比达70%,有效冲抵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的基础、保的支撑。

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 “双丰收”

目前全市生猪生产正加速恢复。粮食实现丰产丰收,全市小麦单产399.9公斤、夏粮总产21.18亿公斤,达到历史新高。蔬菜园艺量效齐增。截至8月底,全市蔬菜总产量1022万吨、播种面积323万亩,保障了极端状况下的本地蔬菜的有效供给;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截至8月底,全市生猪存栏已完成省定200万头任务的111.7%。1-8月份累计出栏 198.2万头。全市秋粮生产单产预计495.9公斤,秋粮总产将超31亿公斤。蔬菜、水产、禽蛋、牛奶生产稳中有升,分别增长0.8%、2%、67.6%和84%。

乡村产业发展和科技装备质量 “双提升”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达98%,产能恢复率达92.2%,销售额超123亿元。徐州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7个蔬菜外延基地提质增效显著,新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6万亩,加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编排73个、总投资216.60亿元的农业重大项目,截至8月底,37个包挂项目实际投资41.6亿元,占当年计划投资的53.96%。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1.4万亩,财政投资达11.2亿元,投资总量占全省的17%,投资增量居全省第一,投资增幅居苏北第一。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上半年共争取省级以上农机惠农资金3.3亿元。

贫困户脱贫和经济薄弱村增收 “双巩固”

巩固提升低收入人口收入,大力促进经济薄弱村增收,脱贫攻坚迈出新步伐。围绕农民增收,组织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点对点”对接和“一站式”运送,引导本地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开展“回乡创业直通车”活动,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市计划到村到户项目45个,总投资2.99亿元,已开工项目35个。创新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徐州市防返贫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动态监测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目前已落实帮扶措施4049户、人,接续推进村集体经济“18万 ”扶持计划,启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企村联建共走振兴路”行动,截至8月底,已有201对企村签订联建协议、落实联建项目。

美丽乡村试点和人居环境整治 “双迈进”

坚持点面结合,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加速改善。扎实推进“十大提升工程”。各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运体系已实现全覆盖,“每人每月一元钱,农村垃圾全扫完”的长效市场化保洁机制逐步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农村“脏乱差”的状况逐步改观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有效改善,户厕公厕新建改造全域推开,“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扎实推进,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72.6%,农村区域供水入户率达到99.9%,城乡供水一体化入户率达到92%。

“三乡工程”和农村综合改革 “双突破”

截至8月底,已启动“三乡工程”项目建设445个、投资总额214.7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超5.2万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93.0%村(居)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构建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配套体系,稳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经营“双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