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的前世今生
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2010年农民艺术节上,各类特色工艺演示令人目不暇接,而最为吸引眼球的便是桑蚕丝织技术表演。沸腾的水中跳动着一个个莹亮的茧子,从中抽出一根根银丝,通过导丝钩、移丝钩,被均匀地绕在一个用红布捆扎好的轴上,有的丝断了,一双纤巧的手捏住断头,娴熟地一“甩”便接上了。“从一个个茧子,变幻成一块块柔软、绮丽的绸布,这是怎样的一种神奇创造!”在场观众无不称奇。
古老的丝绸业早在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1万年至5000多年之间)就已经开始了,是中国古人献给人类最为传奇的技艺。长久以来,世人将丝绸视为幸福和吉利的象征。在盛大的宴会、隆重的婚礼等场合,丝绸的身影无处不在。
丝绸,是中国历代桑蚕丝织品的代名词。其质地轻盈、光滑,或薄如蝉翼,飘逸灵动;或凝如脂膏,温润而绮丽,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凝聚着一种悠远、神秘、东方的美。
传说是黄帝(中国氏族社会一个部落的首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从前,人们穿的都是用麻织的衣服。这种衣服又硬又重,颜色也不鲜艳。有一次,黄帝打了大胜仗,老百姓都来庆祝胜利,有人把一团团银白闪亮的蚕丝献给黄帝作礼物。嫘祖看到黄帝拿回来的蚕丝轻若浮云,柔似流水,高兴极了,便用这些丝织成绢布做衣。她惊讶地发现这些丝织的衣服既好看,穿着又舒服,于是便亲自养蚕、缫丝、织绢,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丝绸制作工艺。百姓们纷纷效仿嫘祖制作绸布,并尊奉 嫘祖为“先蚕娘娘”。至今在一些养蚕区依然能看到嫘祖庙的遗址。
人们供奉嫘祖,不仅因为她发明了养蚕缫丝,更因为她母仪天下,和黄帝一起组织部落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织,缔造了华夏文明的基础。
左图:缫丝Left:Reeling silk from silkworm cocoon.
右图:茫茫戈壁大漠,蜿蜒前行的驼队,寂寥荒漠中回荡着的驼铃声,这是丝绸之路留给现代人的映像。Right:The vast Gobi Desert,the winding camel caravans and the lonesome tinkle of camel bells –such is the modern impression of the Silk Road.
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便是源于丝绸业的普及。女人在男耕女织的分工中,很自然地担当了蚕丝生产的主角,养成了任劳任怨而又含蓄温顺的品行。“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织女辞》正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生动描述。华丽的丝绸缘于织女们辛勤的劳作,在她们眼里,丝绸从来就是人间最美丽的云彩。她们把自己对美的追求化入每天的生活中:桑叶田田,最是农耕时代的一道风景;当户织绫,好一幅男耕女织的经典画面。丝绸就是这样一种象征物,蕴含着中国先人对美的最佳演绎。
汉唐是中华兴盛时期,也是丝绸名传天下的时代。茫茫戈壁大漠,蜿蜒前行的驼队,寂寥荒漠中回荡着的驼铃声,这是丝绸之路留给现代人的映像。在路的另一头是创造了古典辉煌的罗马人。当年的凯撒大帝身着丝袍看戏,丝绸一度成为罗马贵族争相购买、互相炫耀的奢侈品。随着时光的流逝,罗马人逐渐从单纯的对轻柔、光滑质感的享受升华到一种精神上美的愉悦,正如法国汉学家艾田蒲René Etiemble所说,罗马妇女一旦披上了丝披巾,就分享了那些东方人的价值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欧洲贵族对华美而富有光泽的丝绸格外青睐,以致丝价腾贵,贵比黄金。丝绸被认为是来自中国的最昂贵商品,沿“丝绸之路”诸邦无不渴求其神秘的制作工艺。 以“丝国”美名著称的中华王朝曾经将丝绸制作工艺视为国家机密,立国法禁止秘方的外泄。尽管如此,丝绸制作工艺还是在公元300年被传到印度和日本,后来又传入了欧洲。
而今,中国的丝绸面料依然广受追捧。在北京秀水街市场的“丝绸一条街”,丝绸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肤色各异的顾客络绎不绝,或驻足品鉴,或比划着向商贩询问。每天接待各国政要、商人、游客,已成为这里大小商户的家常便饭。据报道,北京奥运会期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携女儿来秀水街购物,一口气挑选了六件手绣龙凤图案的丝绸睡衣。同一天,奥委会主席罗格与夫人也慕名前来挑选丝绸面料。“那一天,整层楼都挤满了人,到处都是保镖、记者。”
丝绸之美世人皆知,美则美矣,中华先人创造美的智慧更令人回味无穷。在2009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当今世界对中华先人智慧的纪念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