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密码创新融合落地互联网农
来源:北京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在“互联网+”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方向的背景之下,为探讨“互联网+农牧业”的具体应用模式,总结行业内“互联网+农牧业”的创新性发展案例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推进农牧业互联网体系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9月9日~9月10日,由畜牧大集网、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业互联网联盟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牧行业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畜牧总站原站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希荣,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大山,北京市科委农村处调研员马金旺,大北农集团董事长、总裁邵根伙等行业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联网+农牧业”的主题分享。 本次会议围绕农牧业互联网发展“创新·融合·落地”的主题展开,期间,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农资商家部总经理王延哲、和君咨询副总裁王丰、农信互联总裁薛素文、伟嘉集团副总裁王忠贤、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健、雏鹰农牧集团副总裁吴易得、本来生活网副总裁刘有才、猪倌巴巴创始人潘灏、易宝首席技术官陈斌、瑞普电商总经理郝尚韬、良品铺子战略副总裁赵刚、猪e网市场总监姚建聪等行业专家、企业家和业界资深人士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结合各自的互联网实践经历就时下农牧业互联网发展的问题、趋势、探索与创新,农牧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征信模式的创建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移动互联时代农牧企业品牌建设的盲点与燃点等问题同大家进行了探讨。 此外,会议期间,畜牧大集网总编辑胡文辉、农信互联研究院院长于莹、中国农户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马骥等行业专家分别发布了2016上半年农牧行业网络舆情报告、中国猪产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6年上半年鸡蛋消费报告等,为未来中国农牧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为正确把握“互联网+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全面掌握互联网之于农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同时在农牧业互联网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中来寻求、发现行业优秀的互联网数据平台服务模式,实现农牧业互联网发展的“创新·融合·落地”,本刊记者结合会议上行业领导和专家的分析,对此进行了整理,以供业内读者交流学习。 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原站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当前整个农牧行业都在利用其“互联网+”的数据整合分析优势积极推进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而在这个过程里,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数据共享平台尚未形成,农牧业对其产能的判断把握标准不一致,其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由谁搭建、如何搭建的问题亟需解决。其次,农牧业一条龙规模生产已经成为主流发展模式,而我国对其农牧产品互联网商务平台的搭建尚处于自主平台的摸索阶段,农牧行业要加速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要推进农牧产品领头互联网商务平台的运营,通过其可追溯体系的搭建、营销模式的创新和名优农牧产品商务平台的搭建促进行业优秀互联网商务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此外,对于其线上平台的建设,一定要做好售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总之要依托“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解决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王大山(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美丽蓝图,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电子商务发展,优化农牧业经营体系。第二,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优化农牧业服务体系。第三,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优化农牧业生产体系。第四,要大力推进网络化平台建设,优化农牧业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完善互联网体系建设中的在线支付体系,并推进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基础数据对接共享。 马金旺(北京市科委农村处调研员):“互联网+现代农牧业”的创业创新潜力巨大,在行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基础支撑等方面的发展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在生产方面,可促进产业规模量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在经营方面,组织新型农牧业精英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帮助农民上网销售农牧产品。在服务方面,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牧业政策以及市场价格分析等信息服务。此外,在基础支撑方面,为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行业的深入应用。互联网和农牧行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深层次的要素重组。 邵根伙(大北农集团董事长、总裁):互联网是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与做事方式。如今互联网与各领域之间的大变革、大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农牧行业,进行“互联网+”的变革?如何打造农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是我们农牧行业互联网领域共同关注的新课题。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互联网+”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年。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围绕互“联网+现代农牧业”,交流经验,共谋良策,共创智慧,必将有效推动和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重塑农牧行业的新格局。群策群力,农牧人有责任聚集起来为实现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左到右依次为:李希荣王大山马金旺邵根伙) 赵刚:利用全渠道创造传统零售行业的价值回归 受互联网的介入,行业营销的方向与行为策略正在发生变化。以良品铺子的发展为例,其“E化(流程E化,指的是应用现有的IT技术,实现企业各项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消费者是零售行业“互联网+”变革的核心。零售模式是由三个主体构成的——消费者+零售点+供应链。零售商必须将消费者“E化”的购物决策全过程纳入自己的运营范围之内,为消费者提供“全程购物解决方案”,形成1个品牌+多个渠道+全面服务的零售体系。而良品铺子重新打造的零售核心三要素体现在: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协同——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关系协同——以顾客需求应用的大数据分析CRM(即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供应链协同——更高挑战的反应速度。 良品铺子“互联网+”策略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全渠道创造传统零售行业的价值回归。对此我们提出“新四化运动”:移动互联化,将门店进行虚拟移动化体系搭建,让用户找到附近店铺的同时也能找到门店店员,实现以门店为支点的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销售;社交社群化,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和社交特点的互动营销实现交流——交易——分享闭环,开始社群建设实现会员活跃度;本地社区化,以顾客需求布局本地社区化服务产品,通过本地支付和外卖业务等增强门店服务半径,形成与顾客之间高频次的服务内容;电商化,强化电子商务化的运行,通过线上电商业务覆盖更广域的市场,获取新顾客,培养内部运营数据化、快速反应度和柔性供应链能力。 王丰:“数据驱动+社会化协同”是产业互联网化的两大驱动力 消费互联网是过去二十年的商业主题,行业参与者以用户为中心选准一个领域进行纵深和横向扩张,形成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生态布局,成就了一个个新兴商业巨头。而今消费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互联网发展在农牧行业还没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农牧行业的商业主题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互联网的未来也必然会朝着“信息分享、消息互动、数据流动和人工智能”的方向去发展。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相适应,产业互联网也必然获得大发展。目前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正开始尝试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价值经济,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宽带升级、智能终端等技术逐步成熟,使每个产业都具备了收集、传输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此外,互联网将打通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营造一个产业生态系统:通过平台型组织、差异化资源和独特的价值理念打造产业生态,打造有盈利模式、有竞争壁垒和产业空间大的产业链,同时打造偏刚性需求(入口)、用户规模大、用户活跃度高以及可移动信息化的产品或者服务。其中“数据驱动+社会化协同”是产业互联网化的两大驱动力。 在互联网及金融变革的大背景下,贯通全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和金融服务成为了降低全产业成本的关键,这两类平台是未来农牧业发展的入口和核心枢纽,其目标是构建社会化协同的共享经济。未来农牧龙头企业必然都是打造“四位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品牌农牧业+农资流通+农牧产品流通+金融服务”和“平台+内容+应用+终端”,构建完整商业生态,整合优势资源,以为农户提供系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王延哲:“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 农村淘宝的落地实施,需要打造“五张网”,并将其扎实落地:“天网”,是指与政府紧密协同,通过政府介入,对农村淘宝加以主流引导;“地网”即物流网络,加强物流网络的建设,以打通农村物流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金融网”,是要加强农村金融平台的建设,解决商家和农户的资金问题;“人才网”,是要与所有伙伴共享“人才红利”,“人才红利”要能够为农村提供人才服务,为农民提供便利;“数据网”,是要通过农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的打造,实现其与政府和农民的共享,改善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在这当中,“天网+地网+人网”联合构成县级服务中心与村级服务站,两者相互配合,并加强运营管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代买代卖等各环节的完善改进工作,以助力农村淘宝服务平台的发展,打造农牧行业的生态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和文化公益中心。 “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人才、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的产业发展要素进行融合,实现行业发展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产业的优化,打造行业之间共享共赢的局面。产业互联网变革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教育成本问题,即解决传统农民对电脑信息化技术的恐惧,通过移动互联网使农民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地获得产品内容、行情、资讯、疫病等信息;二是标准化服务问题,养殖技术、营养方案提供、疫病检测诊断等标准化服务是农牧产业互联网中的核心内容,但在线下仍需要用驻点、服务中心等形式去培养用户习惯、提供标准化服务;三是金融服务问题,围绕养殖业痛点,发展信贷、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融资和分散风险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服务内容。 薛素文:互联网时代农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平台化发展 当前整个行业正处在“互联网+”转型的迷茫期,传统产业发展与新兴科学技术对接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而互联网时代农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平台化发展。“互联网+”不断涵盖行业各个环节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与产业的界限正在被摧毁。第一二三产业的边界在不断突破,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也在不断融合,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跨界、混搭、融合,去公司化,体系建设围绕用户发展平台与生态圈经济是产业发展的主流。未来的商业组织不再是“公司+雇员”,而是“平台+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经济体,大公司正在裂变成大的平台,小公司将成为平台的组成部分,平台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最有效的组织模式。 对于农牧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搭建,首先要将平台建设扎根于农牧业,农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搭建最终是要回归农牧产业链,服务于农牧产业的发展。此外要依托互联网平台,连接行业一切可以连接的资源,构建共享机制,并重构秩序,贯彻品质、品牌、品商的策略,同时建立“平台+个人”的发展模式,以搭建更为高效的农牧服务平台,建立起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还要将其各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电商平台、金融平台等)做成圈子,形成农信大生态圈,并建立农信地面服务网络,完善农信产品链。 刘健:农牧产品互联网化的一个“套路”就是“超级碗”模式 以壹号食品的经营发展模式为例,农牧产品互联网化的一个“套路”就是“超级碗”模式。首先,通过流量入口、社会慕课平台,吃货网红、直播秀达人,以及大众服务、增值服务、定制服务等方式来壮大“吃货”学院,从而达到“教育”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消费习惯的目的;其次,通过提供系统化的客户群,先社区后商务的模式做强“大家分”社区;最后,通过社区创业项目做到资本回报,最终实现一个“大家分”优品农牧产品互联网平台。 其中社区建构模式主要包括——复合功能型社区:一站式创业服务,高质量地解决创业者后顾之忧;免费入住;选址集中在创新核心区和人口密集区。强关系社区:通过微信、微空间、官网及O2O活动积累客户、分类客户;提供初始的整装客户群,帮助创业者进行营销或者进行市场测试和众筹;加强自有媒体宣传平台建设。 姚建聪:行业要向移动化方向发展,平台建设要呈现明显的目标分化 养猪行业电商成功的关键因素即在于:一是行业发展要向移动化方向进行;二是其平台呈现明显的目标分化。以猪易电商平台的建设为例,其猪易饲料供应商产品线的发展策略是要对现有入住重要厂家区域性、差异化扩能增效;引入区域性独家品牌发掘区域效率;实现价格梯度差异化,满足对价格不同程度敏感性客户需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养猪产业链上游企业要在如下方面有战略性、强执行性的突破:品牌传播升级;广告宣传进化和原创内容分享;精准营销,关注用户数据挖掘,和用户持续互动。 陈斌:完善P2P行业的个人征信体系刻不容缓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过去几年网络借贷平台P2P交易增长迅速,但到了2015年P2P问题平台大量出现,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原因在哪——征信问题。P2P平台业务和传统的信贷在信用本质方面没有区别。虽然移动互联网技术为P2P拓宽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借贷的效率,但是借贷业务都是以信用评估作为风险控制的基础。而征信是借贷业务的基石。目前的征信体系还在不断的健全过程中,无法满足P2P平台对风险管理的迫切需要。可以说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和落后是造成今天P2P平台问题频发的根源。 互联网金融需要征信,互联网金融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而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的基石。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典型模型,是金融借贷服务不断创新的产物,迫切需要征信体系建设。但P2P类似信息“孤岛”,社会其他机构无法查询到借款人的借贷信息,P2P平台也无法查询到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征信体系不完善已经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肋。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也严重影响着个人征信体系的搭建,完善P2P行业的个人征信体系刻不容缓。 刘有才:移动互联时代,品牌建设是中国农牧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中国的农业经济是从传统的农耕经济逐渐向现代市场化经济发展而来,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大潮中略慢一拍。当前我国农牧产品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而我国农牧产品市场上,生产过剩和供不应求两种现象同时并存,无品牌影响力的农牧产品过剩和滞销,知名品牌的农牧产品则供不应求。农牧产品已经进入以品质求生存,靠品牌经营打造市场的新阶段,而品牌建设是中国农牧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农牧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可以连接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全部体验,并通过其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资本化和价值化(即在其发展中引入品牌定位、产品创新、产品核心价值提炼、品牌形象设计以及高效传播推广等手段)等各方面的建设,最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潘灏:玩转农牧业自媒体,要专一运营一件事,学会推广和营销自己 农牧企业如何玩转自媒体?首先,对于媒体宣传平台的选择很重要,其平台的选择要满足用户量大、智能化推荐(起步早、技术成熟)和便于运营者做推广(权限大)等特点。此外,要专一运营一件事,学会推广自己和营销自己,保证自身定位的清晰和特点鲜明。其文章内容要适应读者群的要求,做到简捷精炼、干货突出。在其图文编辑上,要做到图文并茂,整齐美观,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推送的文章标题要新颖、抓人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媒体运营者还要学会拓展自己的粉丝,做好粉丝的维护。 吴易得:农牧产业金融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农牧产业的发展之路已经由小规模生产、联合经营、大规模发展等道路的探索,逐步走到现今对于其产业资本融资之困的思考。面对农牧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上市使其企业实现了资本证券化,“企业资本化+产业化运作”是企业“坐电梯”式的发展道路。但是,农牧产业金融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牧产业具有高风险、强周期、低收益的特点。那么,考虑把农牧产业与金融结合起来发展,实现两者的合理对接也依然任重道远。但这个产融结合的“药方子”可以通过银行理财、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涉农保险、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摸索得到不断地完善与高效应用。 王忠贤:大数据正在与蛋鸡产业全面深度融合 当前蛋鸡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于:一是资本化促进蛋鸡产业升级;二是消费升级及多元化需求倒逼品种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发展;三是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呈现区域差异化;四是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蛋鸡产业效率;五是生产要素驱动转型为产业价值链要素驱动,开放、合作、共享的时代背景之下,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联盟发展,把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关联方变成利益共同体,打造协同产业价值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随着信息化和蛋鸡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大数据正在与蛋鸡产业全面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其生产的定位仪、市场的导航灯和管理的指挥棒,日益成为智慧养鸡的神经系统和推进蛋鸡业现代化的核心关键要素。蛋鸡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蛋鸡业生产方式转型,助推“蛋鸡产业+互联网”,提升“舌尖上的安全”,以及精准信息服务(产业金融等)。总结来讲,“消费者+产业互联网平台+专业制造公司=未来产业形态”。 马骥:2016上半年鸡蛋消费报告 以北京鸡蛋消费现状为例,其消费特点体现在:价格与收入的弹性低,产品诉求点更高,品牌认知度提升,可获知品类信息并进行单品选择。我国蛋品行业的发展,其发展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性及成因主要是由于其习惯与刺激的逆差、认知与科学的偏差、经验与工具的误差、品牌与普通的倍差、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以及体验与宣传的反差所造成的。而观察我国蛋品行业发展的方向是品牌化企业的发展,这也就需要其深度理解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调整竞争战略与营销策略。未来行业发展的三件大事即是普及、引导与合作。 郝尚韬:我国畜牧业防疫环节仍然缺乏控制标准 防疫失控影响着畜牧业整体产业化进程,我国畜牧业其他产业链环节标准化虽都已实现,但防疫环节仍然缺乏控制标准。中国动物疫病的检测问题集中体现在:兽医诊断检测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诊断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诊断检测试剂产业化程度偏低;诊断检测技术研发缺乏自主创新。 以瑞普公司发展为例,其一站式养殖服务综合平台的搭建借鉴了欧美成功经验,依托高水平的兽医诊断,对高发疫病进行检测、诊断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实现区域内疫病防控的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其商业模式的总体战略目标是销售各种原材料给养殖企业,满足养殖企业的各种信息和物质需求,最终将成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而其“养殖宝”新一代兽医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实验室检测+远程/现场诊断+技术培训+标准化养殖+疫情提醒,来实时监控分析全国动物疫病大数据,实现养殖场历史疫病的全程溯源追踪管理、早期预警、为行业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并提升其疫病防控能力,改善中国养殖场的疫病现状。 于莹:中国猪产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2016) 我国猪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但生猪养殖水平仍然很低,生猪流通环节多链条长,痛点多(信息不对称、资金需求多、无电子化记录、全程追溯难)。同时,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在当前国家对“互联网+”高度重视、消费升级要求食品可追溯、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互联网前景广阔的背景之下,可以说宏观环境正促使猪产业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也已经进入了生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传统农牧企业进行“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这也是大势所趋,行业发展要与时俱进。 猪产业“互联网+”的社会价值在于:建立生猪产业大数据(生猪养殖,生产资料流通、生猪流通和生猪产业金融大数据),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支付结算、互联网那个小贷、生猪保险、众筹养猪、生猪期货),完善预警和预测体系(价格与疫病预警体系)。猪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改革,互联网技术成熟,食品安全要求),其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将日趋完善(产业金融中,理财、支付、贷款、征信、保险等产品不断得到创新、应用);生猪产业趋于标准化和透明化(智能设备日益成熟,生猪大数据逐步完善);猪周期日趋拉长波动减缓(规模化水平提高,价格预测体系完善,疫病得到有效预防)。 胡文辉:2016上半年农牧行业网络舆情报告 2016年上半年中国农牧舆情发展规律,呈现“三大特点、七大方向、五种趋势”新传播特征。三大特点:产业弱质性的特点,极易传导至舆情传播过程;农牧舆情的代表性人群截然分化;移动互联网平台分化背景下,舆情存在新的危机和挑战。七大方向:“互联网+产业+舆情”,重构农牧互联网产业拼图,增强舆情风险意识;企业经营损失收益以及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大小,同舆情投入高度相关;养殖业污染、环境治理成农牧舆情高发区,退猪、守禽、促牛羊,是环境舆论压力的艰难选择;食品安全成高压线,无舆情无安全,从餐桌到农场,需要每一个环节的透明和可追溯;自媒体、直播平台话语权上升,进入视听舆情时代;农牧舆情新闻关注度和内容识别度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牧舆情和农业政策,监管正回馈的科学机制有待建立,政府、产业、企业和个人舆情工作的建设性、可操作性制度和方法亟待形成。五种趋势:规模企业、上市公司的舆情风险升高;随着智能终端硬件性能增强,第三方检测技术应用成本的下降,“突发舆情”或者“云舆情”或将很快实现;舆情社会化进程加快;专业舆情成趋势;舆情大数据应用,成为农牧行业网络信息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方向的背景之下,为探讨“互联网+农牧业”的具体应用模式,总结行业内“互联网+农牧业”的创新性发展案例和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推进农牧业互联网体系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9月9日~9月10日,由畜牧大集网、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业互联网联盟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牧行业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畜牧总站原站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希荣,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大山,北京市科委农村处调研员马金旺,大北农集团董事长、总裁邵根伙等行业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联网+农牧业”的主题分享。 本次会议围绕农牧业互联网发展“创新·融合·落地”的主题展开,期间,阿里巴巴农村事业部农资商家部总经理王延哲、和君咨询副总裁王丰、农信互联总裁薛素文、伟嘉集团副总裁王忠贤、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健、雏鹰农牧集团副总裁吴易得、本来生活网副总裁刘有才、猪倌巴巴创始人潘灏、易宝首席技术官陈斌、瑞普电商总经理郝尚韬、良品铺子战略副总裁赵刚、猪e网市场总监姚建聪等行业专家、企业家和业界资深人士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结合各自的互联网实践经历就时下农牧业互联网发展的问题、趋势、探索与创新,农牧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征信模式的创建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移动互联时代农牧企业品牌建设的盲点与燃点等问题同大家进行了探讨。 此外,会议期间,畜牧大集网总编辑胡文辉、农信互联研究院院长于莹、中国农户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马骥等行业专家分别发布了2016上半年农牧行业网络舆情报告、中国猪产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6年上半年鸡蛋消费报告等,为未来中国农牧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为正确把握“互联网+农牧业”发展的方向,全面掌握互联网之于农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同时在农牧业互联网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中来寻求、发现行业优秀的互联网数据平台服务模式,实现农牧业互联网发展的“创新·融合·落地”,本刊记者结合会议上行业领导和专家的分析,对此进行了整理,以供业内读者交流学习。 李希荣(全国畜牧总站原站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当前整个农牧行业都在利用其“互联网+”的数据整合分析优势积极推进农牧产业现代化发展,而在这个过程里,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凸显出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数据共享平台尚未形成,农牧业对其产能的判断把握标准不一致,其基础数据共享平台由谁搭建、如何搭建的问题亟需解决。其次,农牧业一条龙规模生产已经成为主流发展模式,而我国对其农牧产品互联网商务平台的搭建尚处于自主平台的摸索阶段,农牧行业要加速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要推进农牧产品领头互联网商务平台的运营,通过其可追溯体系的搭建、营销模式的创新和名优农牧产品商务平台的搭建促进行业优秀互联网商务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此外,对于其线上平台的建设,一定要做好售后、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服务工作。总之要依托“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解决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加速行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王大山(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美丽蓝图,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电子商务发展,优化农牧业经营体系。第二,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优化农牧业服务体系。第三,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优化农牧业生产体系。第四,要大力推进网络化平台建设,优化农牧业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完善互联网体系建设中的在线支付体系,并推进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形成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基础数据对接共享。 马金旺(北京市科委农村处调研员):“互联网+现代农牧业”的创业创新潜力巨大,在行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基础支撑等方面的发展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在生产方面,可促进产业规模量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在经营方面,组织新型农牧业精英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帮助农民上网销售农牧产品。在服务方面,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牧业政策以及市场价格分析等信息服务。此外,在基础支撑方面,为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行业的深入应用。互联网和农牧行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深层次的要素重组。 邵根伙(大北农集团董事长、总裁):互联网是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与做事方式。如今互联网与各领域之间的大变革、大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农牧行业,进行“互联网+”的变革?如何打造农业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是我们农牧行业互联网领域共同关注的新课题。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互联网+”战略落地实施的关键年。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围绕互“联网+现代农牧业”,交流经验,共谋良策,共创智慧,必将有效推动和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重塑农牧行业的新格局。群策群力,农牧人有责任聚集起来为实现我国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左到右依次为:李希荣王大山马金旺邵根伙) 赵刚:利用全渠道创造传统零售行业的价值回归 受互联网的介入,行业营销的方向与行为策略正在发生变化。以良品铺子的发展为例,其“E化(流程E化,指的是应用现有的IT技术,实现企业各项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电子化。)”消费者是零售行业“互联网+”变革的核心。零售模式是由三个主体构成的——消费者+零售点+供应链。零售商必须将消费者“E化”的购物决策全过程纳入自己的运营范围之内,为消费者提供“全程购物解决方案”,形成1个品牌+多个渠道+全面服务的零售体系。而良品铺子重新打造的零售核心三要素体现在:实体零售和网络零售协同——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关系协同——以顾客需求应用的大数据分析CRM(即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对客户详细资料的深入分析,来提高客户满意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供应链协同——更高挑战的反应速度。 良品铺子“互联网+”策略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全渠道创造传统零售行业的价值回归。对此我们提出“新四化运动”:移动互联化,将门店进行虚拟移动化体系搭建,让用户找到附近店铺的同时也能找到门店店员,实现以门店为支点的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与销售;社交社群化,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和社交特点的互动营销实现交流——交易——分享闭环,开始社群建设实现会员活跃度;本地社区化,以顾客需求布局本地社区化服务产品,通过本地支付和外卖业务等增强门店服务半径,形成与顾客之间高频次的服务内容;电商化,强化电子商务化的运行,通过线上电商业务覆盖更广域的市场,获取新顾客,培养内部运营数据化、快速反应度和柔性供应链能力。 王丰:“数据驱动+社会化协同”是产业互联网化的两大驱动力 消费互联网是过去二十年的商业主题,行业参与者以用户为中心选准一个领域进行纵深和横向扩张,形成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生态布局,成就了一个个新兴商业巨头。而今消费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互联网发展在农牧行业还没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农牧行业的商业主题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互联网的未来也必然会朝着“信息分享、消息互动、数据流动和人工智能”的方向去发展。与消费互联网的发展相适应,产业互联网也必然获得大发展。目前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正开始尝试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价值经济,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宽带升级、智能终端等技术逐步成熟,使每个产业都具备了收集、传输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此外,互联网将打通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营造一个产业生态系统:通过平台型组织、差异化资源和独特的价值理念打造产业生态,打造有盈利模式、有竞争壁垒和产业空间大的产业链,同时打造偏刚性需求(入口)、用户规模大、用户活跃度高以及可移动信息化的产品或者服务。其中“数据驱动+社会化协同”是产业互联网化的两大驱动力。 在互联网及金融变革的大背景下,贯通全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和金融服务成为了降低全产业成本的关键,这两类平台是未来农牧业发展的入口和核心枢纽,其目标是构建社会化协同的共享经济。未来农牧龙头企业必然都是打造“四位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品牌农牧业+农资流通+农牧产品流通+金融服务”和“平台+内容+应用+终端”,构建完整商业生态,整合优势资源,以为农户提供系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王延哲:“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 农村淘宝的落地实施,需要打造“五张网”,并将其扎实落地:“天网”,是指与政府紧密协同,通过政府介入,对农村淘宝加以主流引导;“地网”即物流网络,加强物流网络的建设,以打通农村物流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金融网”,是要加强农村金融平台的建设,解决商家和农户的资金问题;“人才网”,是要与所有伙伴共享“人才红利”,“人才红利”要能够为农村提供人才服务,为农民提供便利;“数据网”,是要通过农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的打造,实现其与政府和农民的共享,改善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在这当中,“天网+地网+人网”联合构成县级服务中心与村级服务站,两者相互配合,并加强运营管理、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代买代卖等各环节的完善改进工作,以助力农村淘宝服务平台的发展,打造农牧行业的生态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和文化公益中心。 “互联网+”的本质是“融合”,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人才、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各方面的产业发展要素进行融合,实现行业发展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产业的优化,打造行业之间共享共赢的局面。产业互联网变革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突破的问题体现在:一是教育成本问题,即解决传统农民对电脑信息化技术的恐惧,通过移动互联网使农民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地获得产品内容、行情、资讯、疫病等信息;二是标准化服务问题,养殖技术、营养方案提供、疫病检测诊断等标准化服务是农牧产业互联网中的核心内容,但在线下仍需要用驻点、服务中心等形式去培养用户习惯、提供标准化服务;三是金融服务问题,围绕养殖业痛点,发展信贷、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融资和分散风险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服务内容。 薛素文:互联网时代农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平台化发展 当前整个行业正处在“互联网+”转型的迷茫期,传统产业发展与新兴科学技术对接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而互联网时代农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平台化发展。“互联网+”不断涵盖行业各个环节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与产业的界限正在被摧毁。第一二三产业的边界在不断突破,产业内部细分行业也在不断融合,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跨界、混搭、融合,去公司化,体系建设围绕用户发展平台与生态圈经济是产业发展的主流。未来的商业组织不再是“公司+雇员”,而是“平台+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经济体,大公司正在裂变成大的平台,小公司将成为平台的组成部分,平台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最有效的组织模式。 对于农牧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搭建,首先要将平台建设扎根于农牧业,农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搭建最终是要回归农牧产业链,服务于农牧产业的发展。此外要依托互联网平台,连接行业一切可以连接的资源,构建共享机制,并重构秩序,贯彻品质、品牌、品商的策略,同时建立“平台+个人”的发展模式,以搭建更为高效的农牧服务平台,建立起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还要将其各服务平台(大数据平台、电商平台、金融平台等)做成圈子,形成农信大生态圈,并建立农信地面服务网络,完善农信产品链。 刘健:农牧产品互联网化的一个“套路”就是“超级碗”模式 以壹号食品的经营发展模式为例,农牧产品互联网化的一个“套路”就是“超级碗”模式。首先,通过流量入口、社会慕课平台,吃货网红、直播秀达人,以及大众服务、增值服务、定制服务等方式来壮大“吃货”学院,从而达到“教育”消费者、引导消费者消费习惯的目的;其次,通过提供系统化的客户群,先社区后商务的模式做强“大家分”社区;最后,通过社区创业项目做到资本回报,最终实现一个“大家分”优品农牧产品互联网平台。 其中社区建构模式主要包括——复合功能型社区:一站式创业服务,高质量地解决创业者后顾之忧;免费入住;选址集中在创新核心区和人口密集区。强关系社区:通过微信、微空间、官网及O2O活动积累客户、分类客户;提供初始的整装客户群,帮助创业者进行营销或者进行市场测试和众筹;加强自有媒体宣传平台建设。 姚建聪:行业要向移动化方向发展,平台建设要呈现明显的目标分化 养猪行业电商成功的关键因素即在于:一是行业发展要向移动化方向进行;二是其平台呈现明显的目标分化。以猪易电商平台的建设为例,其猪易饲料供应商产品线的发展策略是要对现有入住重要厂家区域性、差异化扩能增效;引入区域性独家品牌发掘区域效率;实现价格梯度差异化,满足对价格不同程度敏感性客户需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养猪产业链上游企业要在如下方面有战略性、强执行性的突破:品牌传播升级;广告宣传进化和原创内容分享;精准营销,关注用户数据挖掘,和用户持续互动。 陈斌:完善P2P行业的个人征信体系刻不容缓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过去几年网络借贷平台P2P交易增长迅速,但到了2015年P2P问题平台大量出现,给投资者带来巨额损失。原因在哪——征信问题。P2P平台业务和传统的信贷在信用本质方面没有区别。虽然移动互联网技术为P2P拓宽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借贷的效率,但是借贷业务都是以信用评估作为风险控制的基础。而征信是借贷业务的基石。目前的征信体系还在不断的健全过程中,无法满足P2P平台对风险管理的迫切需要。可以说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和落后是造成今天P2P平台问题频发的根源。 互联网金融需要征信,互联网金融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而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的基石。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典型模型,是金融借贷服务不断创新的产物,迫切需要征信体系建设。但P2P类似信息“孤岛”,社会其他机构无法查询到借款人的借贷信息,P2P平台也无法查询到借款人的征信信息。征信体系不完善已经是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肋。征信立法滞后、监管缺位也严重影响着个人征信体系的搭建,完善P2P行业的个人征信体系刻不容缓。 刘有才:移动互联时代,品牌建设是中国农牧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中国的农业经济是从传统的农耕经济逐渐向现代市场化经济发展而来,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大潮中略慢一拍。当前我国农牧产品不仅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而我国农牧产品市场上,生产过剩和供不应求两种现象同时并存,无品牌影响力的农牧产品过剩和滞销,知名品牌的农牧产品则供不应求。农牧产品已经进入以品质求生存,靠品牌经营打造市场的新阶段,而品牌建设是中国农牧企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农牧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可以连接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全部体验,并通过其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资本化和价值化(即在其发展中引入品牌定位、产品创新、产品核心价值提炼、品牌形象设计以及高效传播推广等手段)等各方面的建设,最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潘灏:玩转农牧业自媒体,要专一运营一件事,学会推广和营销自己 农牧企业如何玩转自媒体?首先,对于媒体宣传平台的选择很重要,其平台的选择要满足用户量大、智能化推荐(起步早、技术成熟)和便于运营者做推广(权限大)等特点。此外,要专一运营一件事,学会推广自己和营销自己,保证自身定位的清晰和特点鲜明。其文章内容要适应读者群的要求,做到简捷精炼、干货突出。在其图文编辑上,要做到图文并茂,整齐美观,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推送的文章标题要新颖、抓人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媒体运营者还要学会拓展自己的粉丝,做好粉丝的维护。 吴易得:农牧产业金融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农牧产业的发展之路已经由小规模生产、联合经营、大规模发展等道路的探索,逐步走到现今对于其产业资本融资之困的思考。面对农牧企业的资本运作模式,上市使其企业实现了资本证券化,“企业资本化+产业化运作”是企业“坐电梯”式的发展道路。但是,农牧产业金融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农牧产业具有高风险、强周期、低收益的特点。那么,考虑把农牧产业与金融结合起来发展,实现两者的合理对接也依然任重道远。但这个产融结合的“药方子”可以通过银行理财、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涉农保险、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的摸索得到不断地完善与高效应用。 王忠贤:大数据正在与蛋鸡产业全面深度融合 当前蛋鸡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于:一是资本化促进蛋鸡产业升级;二是消费升级及多元化需求倒逼品种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发展;三是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呈现区域差异化;四是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蛋鸡产业效率;五是生产要素驱动转型为产业价值链要素驱动,开放、合作、共享的时代背景之下,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联盟发展,把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关联方变成利益共同体,打造协同产业价值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外,随着信息化和蛋鸡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大数据正在与蛋鸡产业全面深度融合,逐渐成为其生产的定位仪、市场的导航灯和管理的指挥棒,日益成为智慧养鸡的神经系统和推进蛋鸡业现代化的核心关键要素。蛋鸡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蛋鸡业生产方式转型,助推“蛋鸡产业+互联网”,提升“舌尖上的安全”,以及精准信息服务(产业金融等)。总结来讲,“消费者+产业互联网平台+专业制造公司=未来产业形态”。 马骥:2016上半年鸡蛋消费报告 以北京鸡蛋消费现状为例,其消费特点体现在:价格与收入的弹性低,产品诉求点更高,品牌认知度提升,可获知品类信息并进行单品选择。我国蛋品行业的发展,其发展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性及成因主要是由于其习惯与刺激的逆差、认知与科学的偏差、经验与工具的误差、品牌与普通的倍差、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以及体验与宣传的反差所造成的。而观察我国蛋品行业发展的方向是品牌化企业的发展,这也就需要其深度理解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调整竞争战略与营销策略。未来行业发展的三件大事即是普及、引导与合作。 郝尚韬:我国畜牧业防疫环节仍然缺乏控制标准 防疫失控影响着畜牧业整体产业化进程,我国畜牧业其他产业链环节标准化虽都已实现,但防疫环节仍然缺乏控制标准。中国动物疫病的检测问题集中体现在:兽医诊断检测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诊断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诊断检测试剂产业化程度偏低;诊断检测技术研发缺乏自主创新。 以瑞普公司发展为例,其一站式养殖服务综合平台的搭建借鉴了欧美成功经验,依托高水平的兽医诊断,对高发疫病进行检测、诊断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实现区域内疫病防控的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其商业模式的总体战略目标是销售各种原材料给养殖企业,满足养殖企业的各种信息和物质需求,最终将成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而其“养殖宝”新一代兽医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互联网+实验室检测+远程/现场诊断+技术培训+标准化养殖+疫情提醒,来实时监控分析全国动物疫病大数据,实现养殖场历史疫病的全程溯源追踪管理、早期预警、为行业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并提升其疫病防控能力,改善中国养殖场的疫病现状。 于莹:中国猪产业“互联网+”发展研究报告(2016) 我国猪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但生猪养殖水平仍然很低,生猪流通环节多链条长,痛点多(信息不对称、资金需求多、无电子化记录、全程追溯难)。同时,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在当前国家对“互联网+”高度重视、消费升级要求食品可追溯、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业互联网前景广阔的背景之下,可以说宏观环境正促使猪产业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也已经进入了生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传统农牧企业进行“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这也是大势所趋,行业发展要与时俱进。 猪产业“互联网+”的社会价值在于:建立生猪产业大数据(生猪养殖,生产资料流通、生猪流通和生猪产业金融大数据),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支付结算、互联网那个小贷、生猪保险、众筹养猪、生猪期货),完善预警和预测体系(价格与疫病预警体系)。猪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乃大势所趋(国家政策支持,供给侧改革,互联网技术成熟,食品安全要求),其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将日趋完善(产业金融中,理财、支付、贷款、征信、保险等产品不断得到创新、应用);生猪产业趋于标准化和透明化(智能设备日益成熟,生猪大数据逐步完善);猪周期日趋拉长波动减缓(规模化水平提高,价格预测体系完善,疫病得到有效预防)。 胡文辉:2016上半年农牧行业网络舆情报告 2016年上半年中国农牧舆情发展规律,呈现“三大特点、七大方向、五种趋势”新传播特征。三大特点:产业弱质性的特点,极易传导至舆情传播过程;农牧舆情的代表性人群截然分化;移动互联网平台分化背景下,舆情存在新的危机和挑战。七大方向:“互联网+产业+舆情”,重构农牧互联网产业拼图,增强舆情风险意识;企业经营损失收益以及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大小,同舆情投入高度相关;养殖业污染、环境治理成农牧舆情高发区,退猪、守禽、促牛羊,是环境舆论压力的艰难选择;食品安全成高压线,无舆情无安全,从餐桌到农场,需要每一个环节的透明和可追溯;自媒体、直播平台话语权上升,进入视听舆情时代;农牧舆情新闻关注度和内容识别度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牧舆情和农业政策,监管正回馈的科学机制有待建立,政府、产业、企业和个人舆情工作的建设性、可操作性制度和方法亟待形成。五种趋势:规模企业、上市公司的舆情风险升高;随着智能终端硬件性能增强,第三方检测技术应用成本的下降,“突发舆情”或者“云舆情”或将很快实现;舆情社会化进程加快;专业舆情成趋势;舆情大数据应用,成为农牧行业网络信息化的关键组成部分。